荣誉集锦
荣誉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 > 荣誉集锦 > 正文

我校教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再创佳绩

编辑:孙琪来源:党委宣传部

5月18日,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在赤峰欧洲杯哪里投注_欧洲杯足球网-买球官网举行。我校教师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点击放大查看图片)

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赛分为网络评审和现场汇报两个阶段,具体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五个组别进行,来自全区20所本科院校107组教师参赛。

我校教师邓俊芬主讲的《老年护理学》课程获正高组一等奖,张鑫主讲的《音乐名作欣赏》课程获副高组一等奖,杨雪峰主讲的《汽车底盘构造》课程获思政组一等奖,刘近林主讲的《大学体育三(花样跳绳)》获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

《老年护理学》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是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是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老年护理学》肩负着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使命,作为护理领域的特色学科,应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引领教学创新,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老年护理学》是面向护理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共32学时,2学分。该课程是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等多角度,研究老年期身心健康、疾病护理特点及预防保健的学科。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学科交叉的特点。

《音乐名作欣赏》

《音乐名作欣赏》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在三年级,64学时,4学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关联性表现为前后紧密连接乐理、曲式、和声、音乐史和表演等课程,综合性体现为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审美能力,是理论知识与舞台表演的重要纽带。

《汽车底盘构造》

《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瞄准智能制造时代国家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四大系统各结构的构造原理、特点和应用,具备汽车结构设计的计算分析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拥有四个热爱的时代新人。

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开设在大二年级下学期,3个学分48课时,以课程思政全链融入的RDAC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体系化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六类资源库,为RDAC筑基;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课程群全方位育人,为RDAC建体;可视化突破重点难点,构筑大小思政点,为RDAC助力;全时段跟踪教学成效,实行专项补偿机制,为RDAC助新。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和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

《大学体育(花样跳绳)》

花样跳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也是非遗传承项目,在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习练传承花样跳绳是“文化自信培育”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本课程以“传承中华绳技文化、培育时代体育新人”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但课程存在“文化浅,融合难,评价窄,思政弱”痛点,所以强化“文化+技能+思政+创新”的育人导向,创新“一看二讲三练四朋五赛”全过程育人方法,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教学环境,改革“多元动态”评价机制,并深度融入课程思政与技术应用,实现了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品德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

学校积极培育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通过邀请专家辅导,开展专项教学沙龙,组织评委现场模拟等多项活动提高教师参赛水平。参赛教师积极备赛,努力钻研,在赛场上彰显了我校的教学质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