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 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编辑:伊洋来源:内蒙古掌上12348

“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苦难深重的内蒙古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从此有了最为先进最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负责党在北方工作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就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发展了韩麟符、荣耀先、多松年、乌兰夫等一批内蒙古籍共产党人。截至1925年党的四大召开,全国党员数量只有994名,内蒙古地区第一批共产党人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北京蒙藏学校,1923年成立了蒙古族第一个青年团组织,1925年成立了党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1925年初中共北方区委在内蒙古地区先后组建了中共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四个工作委员会,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要早,广西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梧州支部1925年10月建立,宁夏最早的党组织特别支部1926年冬建立,新疆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新疆分局成立于1949年11月,西藏最早的党组织1959年12月建立。

自四个工委建立开始,内蒙古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就如原上春草,在漫长革命战争年代的严酷环境中生生不息。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产生和蒙藏学校党、团组织的建立,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直接成果,内蒙古地区“四个工委”的建立,是党执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政治成就。能够较早建立党的组织,既说明党对内蒙古革命工作的重视,也说明内蒙古各族人民革命意识觉醒较早。这些较早建立的党的组织,又对内蒙古地区革命事业的推进起到了先行导引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的那段历史,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正确领导,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自治区成立前夕,内蒙古地区的形势极为复杂,甚至面临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严重危险。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在内蒙古地区展开角逐,有原伪蒙疆政权和伪满洲国的各级官吏,有部分蒙古族王公贵族,有投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投机分子,有占领包头、归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各种势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其中不少夹杂着“内蒙古高度自治”“内蒙古独立”“内外蒙合并”等错误主张。这些主张,本质上就是想分割内蒙古、分裂国家。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内蒙古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面对纷繁复杂的乱局,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运动。党中央运筹帷幄,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东北局、西满分局、冀热辽分局在内蒙古都以不同方式做了大量工作,直接领导、指导、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那一个时期,习仲勋同志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伊克昭盟工作,作出阶段性总结和战略性部署。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政治引导、采取灵活策略,先后将在苏尼特右旗建立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兴安盟葛根庙建立的“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海拉尔建立的“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引向正确轨道,粉碎了一些政治势力“向外跑”“搞独立”的图谋。

内蒙古自治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在领导内蒙古自治运动过程中,党中央适时制定指导方针,有效指挥军事行动,牢牢把握了对内蒙古地区自治运动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当时,如果没有集宁战役中解放军的大军压境,有力牵制敌军,自治区的成立也不会那么顺利。

内蒙古现在的区划范围,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确定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同志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实现这一点,困难主要集中在解决“蒙绥合并”的问题上。当时,由于党内对内蒙古区域问题认识不一致,导致“蒙绥合并”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1952年初,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蒙绥合并”久拖未决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不同意后指出:不能再拖了,谁不同意就撤谁。周恩来同志说,这事是中央定了的,我去做工作,请主席放心。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绥远省于1954年被正式撤销建制,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归绥市改名呼和浩特市。随后,原属甘肃的阿拉善、额济纳,原属河北的商都也陆续被划到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内蒙古各项事业稳定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10多亿元,包钢、一机、二机、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都是那个时期开工建设的。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家又从沿海地区向内蒙古迁入一批工厂。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对内蒙古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由北京对口帮扶内蒙古;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将横跨“三北”的内蒙古相继纳入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国家战略政策实施范围;2011年,又专门出台《国务院*欧洲杯足球网: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都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据统计,分税制改革以来,1995—2021年我区累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86万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安排我区的转移支付资金由2012年的1618.5亿元逐年增加到2022年的3279.7亿元,直接带动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深情地讲道:“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和支持下,内蒙古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1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欧洲杯足球网: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唯一面向边疆地区的政策性文献,干货满满、含金量十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关心关爱。这是2023年继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后内蒙古的又一件大喜事,在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